蝦米放膽學

Engage Your Visitors!

Click here to change this tex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

髂動脈瘤的形成診斷與治療方式

髂動脈瘤醫學影像診斷與治療方式—iliac artery aneurysm

最後更新日期: 2023-11-27

髂動脈瘤(iliac artery aneurysm, IAA)可以單獨發生,也可能跟腹主動脈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AAA)同時發生。小型的髂動脈瘤(IAA)通常無症狀,除非體積大到壓迫周圍的器官感到疼痛才有機會被發現,不幸的是隨著動脈瘤越漲越大,則破裂的機會也越大。

解剖

骨盆血管解剖

腹主動脈末端(約腰椎第四節,L4)分兩條髂總動脈,並在骨盆腔入口分岔外髂動脈及內髂動脈。外髂動脈穿過腹股溝韌帶接股動脈;內髂動脈為骨盆腔的器官及肌肉供應血液。

70%的髂動脈瘤發生在髂總動脈中,其餘內髂動脈20%和外髂動脈10%。

動脈瘤的形成

髂動脈瘤的定義

髂動脈瘤為動脈的局部性擴張,與正常動脈直徑相比,直徑增加50%以上或大於2.5至3公分,則稱為髂動脈瘤。 正常男性髂動脈直徑平均為1.2±0.2公分,女性平均為1±0.2公分。 內髂動脈平均0.54±0.15公分。

形成因素

  • 動脈粥樣硬化
  • 感染
  • Vasculitis
    • Behçet disease
    • Takayasu arteritis

高危險群

  1. 高膽固醇、高血壓
  2. 心血管疾病史
  3. 遺傳病史
  4. 男性機率大於女性

臨床表現

髂動脈瘤壓迫

小於3公分的動脈瘤通常無症狀,有時是無意間做其他檢查發現的。較大的動脈瘤有可能有壓迫周圍組織或髂動脈破裂等症狀。

周圍結構的壓迫

●壓迫輸尿管:可能導致排尿困難、輸尿管絞痛、腎盂腎炎和輸尿管阻塞導致的腎衰竭。

●壓迫結腸:可導致排便困難和直腸壓迫引起的便秘疼痛。

●壓迫腰椎附近神經:可能導致感覺異常、坐骨神經痛或下背疼痛。

影像診斷

內髂動脈瘤

附圖為腹部電腦斷層影像(abdomen CTA),CTA影像主要看動脈血管,因此在影像中比較亮的地方(骨頭除外)為動脈,圖中有標示外髂動脈及內髂動脈。

值得注意的是右邊內髂動脈明顯大於左邊,內髂動脈直徑超過0.8 公分及診斷為動脈瘤;此動脈瘤存在有一定時日,箭頭所指的為動脈瘤壁上的鈣化,血管外的低訊號物質其實是滯留過久的血栓(thrombus),真正有流通的血管為靠中間的高訊號區域。

此影片為髂動脈瘤詳細講解版本

治療方式

  • 小於3.0 公分:很少破裂,生長緩慢,通常不需要特別回診
  • 3.0-3.5 公分:追蹤六個月,如果大小穩定,改年度追蹤
  • 大於3.5 公分:破裂機率較大,可考慮先行手術或短期追蹤

手術的部分可以考慮置放支架,此為髂動脈瘤手術損傷較小的一個方法。手術植入完成後,動脈瘤將不再受動脈血流壓力影響,這樣便阻止了動脈瘤的進一步擴張和破裂。

參考資料

  1.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The Requisites, Second Edition
  2. uptodate
返回頂端